對症下藥
從前的醫生進行手術前,很少向病人詳細解釋手術的原因及過程,但來到今時今日,病人知情權已愈來愈重要。作為醫生,每日均須向病人解釋做手術的原因,過程及風險,其實佔據了很多的時間;特別是向病人解釋某些手術時,要讓對方了解原理其實頗困難。
即如昨天,有位靜脈曲張的病人來見我,他在十多年前已在腳部進行手術,不過這次來見我時右腿全腫,在小腿更可見有蚯蚓般大的血管,而大腿和小腹不見傷口。
為他照超聲波時發現,應該在手術後消失的大隱靜脈原封不動,因此導致靜脈曲張復發。如讀者記得,我之前在專欄寫過,靜脈曲張手術主要是對付大隱靜脈,此症的情況就像一棵倒轉的樹,因為靜脈活瓣(樹幹)壞了,使靜脈裡頭的血墜落到小腿,使小腿血管膨脹而曲張。
樹幹太強,枝葉亦會茂盛;若要令樹萎謝,就必須把樹幹斬去。若只把枝葉折走,之後又會再生,未能妥善解決問題,有機會在未來日子復發。
即如這位病人的情況一樣,他從前的手術只將小腿腳筋挑出,並沒有對付大隱靜脈,因此十多年後血管翻生,而且血管比以前更大、更嚴重。
針對這種個案,醫生要在手術前向病人解釋為何是小腿出現那麼粗的血管,最後卻在大腿做手術,實在充滿難度,每每要花費半小時去解釋。不過最有效令病人信服的方法,就是將他們的腿抬起,然後以一隻手指按著大隱靜脈位置,再把腳垂下。病人即時見到所有蚯蚓狀的血管凹下去,像乾涸了的運河一樣。而我把手指一放,血便倒流下去,使所有血管脹滿,由此病人就明白問題在大腿而非小腿了。
固然醫生有責任去對症下藥,但更重要的是要讓病人理解手術的原因、過程、背後理論和風險。
(湯偉聰外科專科醫生著,信報2013年7月8日刊登)